星宇興櫃套牢事件

有顧客問到星宇套牢自救會的問題,因此說說我的看法。

股票最初的概念是做生意:有一群人拿一些東西去賣,賺了些錢,那其他人看到了覺得不錯也想加入,跟這群賺到錢的人說:「我們可不可以也出一些錢,這樣我們就有機會做更大的生意,一起賺更多錢。」股票概念因此成型。

那之後賺到的錢怎麼分?就看誰出的多,誰就拿比較多。換算成百分比,這就是股份,依照持股比率去分做生意賺到的錢。

就這樣賺著賺著,越來越多人想加入一起做生意,就會去問前面的人說你那股份可不可以賣給我,我出高價跟你收,這樣你賺到了價差,我以後可以一起分賺到的錢?

對於後面加入買股份的人來說,他賺錢的機會有兩個:

  1. 持續做生意賺錢,等著到時候回本跟收益
  2. 以後用更高的價格賣給更後面的人

那 1 的方法賺可能會比 2 得來的慢,對於一些想賺快錢的人就會想透過 2 的方法快速賺錢。

賺錢快慢的差異就是獲利「時間」的差異,因此只要過程時間短,就會被稱做「投機(即時機)」。擇時賺錢,也可以說期待在短時間內賺到錢。跟賭博的概念有點類似,可能會有點技巧,但絕大多數人掌握不來,就像我同學說他父親靠打麻將養到他碩士畢業。

顧問一般不會過度追求投機,並非是投機不好,而是其不確定性(風險)的影響通常會很大,那就很難用來做生涯理財規劃。我認為必須先做好生涯理財規劃,例如幾歲退休時,身上要有多少錢,分別做什麼用途(買房/生子/或其他計劃如創業亦同),之後有多餘的閒錢再做投機,加速達成理財目標。

先求有,再求好-先求不敗,再求更好的人生,這概念其實跟保險是一樣的。

如果無法認同這個概念也沒關係,錢是自己的,考慮過家人後OK的話,隨時可以賭身家,結果就可能大好或大壞。那是自家的事,賺錢不用跟別人分,賠錢也不能跟別人要。

所以成為顧問後,未經討論前,我不會建議顧客設定理財目標,不會建議分散投資風險,不會建議一定要買保險。

被套牢的人為什麼會在那個時間點會去買星宇股票,我想應該是為了想賺錢,而理由不出上面提到的兩點。想做長期的人不用擔心,因為當初買的時候應該就跟K董一樣看好星宇未來;想做短期的應該都是用閒錢,生涯理財規劃可能都已經先做好了。

那麼組自救會有用嗎?我想一定會有點用的。不見得是實際上可以拿回多少錢,這有點像世足賽看好法國連霸,那現在組自救會說看能不能查到誰踢假球,也是在心理上比較能讓自己慢慢接受目前這個事實,沒準兒真的能查到些什麼。

我是理工科系畢業,多少有點邏輯概念,因此我可以理解科技的東西講的是1與0,因果關係:機器壞了、程式錯了,都一定有原因;而人因為有感性,因此不可能只有1跟0,而有0.XXXXXX的存在,天秤不是只有兩端,而有其他部位組成才叫天秤。因此男生跟女生可能會難以互相理解,而ChatGPT在現階段不可能解決帶有人性因素的問題。

也因此身體不舒服時,不會有萬靈藥;上法院時沒有一定贏的判例;投資沒有一定好的標的;保險沒有一定對的規劃,一定要看個人狀況、靠(真正的)專業判斷,方有盡可能合適及最能讓人接受的方法。

那麼買股票被套牢的人(不限星宇),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