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工具入門

前言

簡單分享常見的入門投資工具包括股票、債券、基金、ETF。這邊只是簡單的概念,幫助大家理解,並不會解釋得很精準,亦會有些許例外,詳細資訊可以以此基本概念去深入研究。

常見投資市場名詞

  • 多/空:多就是上漲,空就是下跌;做多就是看漲所以先買後賣,放空就是看跌所以先賣後買,以此賺價差(資本利得)。
  • 資本利得:就是「價差」,例如10塊買進,之後15塊賣出,資本利得就是5塊,報酬率50%。
  • 配股/息:發還錢給投資人,不一定有賺才有配。例如股票→股息、股利;基金→配息。
  • 填息:配息後,因為錢發還給投資人了(概念上是沒賺沒賠),其市價會下降。填息是讓市價回到配息前價格的過程。例如原價100元,配5%變95元,填息是讓95元回到100元的過程。

股票

概念

出錢給公司營業,自己成為眾多股東的一位。集合大家的錢一起做大生意,錢多好辦事。

單位

股票的單位是「股」,想像成一箱蘋果有幾顆。

  • 股票→蘋果
  • 幾股→幾顆
  • 一張股票→一箱1000顆的蘋果。1000股=一張(股票),是台灣股票的一種單位。

以台積電為例,今天收盤價是589元,就是說一股台積電的股票市價是新台幣589元,也就是說拿589元就可以買「一股」台積電。那大家常說的「一張」台積電是多少錢?就是589元x1000股=58.9萬/張。實務上你可以買一股,也可以買100張,想怎麼買就怎麼買~

價格

隨投資人買賣股票時願意出的價格而有漲跌。例如今天最後一筆台積電股票就是有人願意最低賣589元,也有人願意最高出589元買,因此成交。如果你想賣出,可以出價630元看有沒有人要買;若是想買進,也可以出530元看有沒有人願意賣。

如果公司前景看好,投資人可能願意出更高的價格收購股份,那股票價格就會看漲,若是公司前景不被看好,可能就會下跌。

如果你事先因為某些原因,知道一些股票會上漲(或下跌),例如某公司A準備被知名大企業AAA收購,那你在消息公布前先買一大堆A,等到消息公布、大漲後再賣出這些A,大賺一筆,這是內線交易,是犯罪行為。

債券

概念

借錢給別人去運用:借錢給公司(公司債),借錢給政府(公債),跟股票不同的是,不看對方資金運用績效。通常是領利息的概念,例如:

  • 我借錢給你,約定定期領利息,不想領了就轉讓債權(把借據賣掉)。因此你可能借出100塊得到一張借據,每年領3塊,之後用105塊將借據賣給別人,讓別人去領利息。(比喻而已,我都是透過基金買債券,沒有真的自己買過,不曉得有沒有實體借據)
  • 我借80塊給你,5年後你還我100塊。

單位與價格

因為我都是透過基金買債券,如果要自己去買債券的單位跟價格就不清楚了XD

基金

概念

集合眾人的資金,交給某個公司/團隊/人(被稱為基金經理人),讓他們代為運用以獲得報酬。經理人的資金運用方式是有規範的。規範包含法律上的規範(例如比例上限,標的信用評等),還有與投資人講好的規範。經理人集合投資人的錢,依照規範做投資運用。例如:(簡單列出常見幾項,其他還有更多分類)

  • 類型:股票、債券、平衡(股+債)、貨幣
  • 地區:全球、亞洲、美洲、歐洲、新興市場、拉丁美洲
  • 國家:美國、台灣、日本、中國
  • 主題:科技、能源、房地產、衍伸性金融

分類頗多,有些分類比較熱門,基金的規模就會比較大。之後會分享挑選基金的一些指標。

單位與價格

淨值有關。這不好簡單解釋,請看精選解說,簡單又清楚。

ETF

概念

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

  • 是一種基金。
  • 指數:根據某些列好的規則操作,例如規則是挑選台灣規模前50大的公司。
  • 股票型:可以當股票買賣的基金。
  • 管理費較主動型基金低:因為沒有要付錢給經理人主動管理,所以管理費比較低。

雖然是當股票買賣,但畢竟是基金,所以同樣的內容也可以當基金買。只是通常基金的申購手續費會比較高,投資人應依自身需求決定。例如你常用的券商沒有定期定額功能,但基金平台有,在堅持用定期定額的功能下選擇用基金的方式申購,也是合理的作法。

最省錢不代表最好;最好是指最適合。

單位與價格

跟折溢價有關,請看精選解說

結論

投資工具並沒有好不好

投資工具是中性的,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新手常會困惑的點是,有人說這個好、有人說不好…這是因為適合度不同的關係。例如:

  • 有些人有時間、有興趣→自學、自買、自賣
  • 有些人比較沒興趣或沒時間→交給基金經理人操作
  • 因為要了解基金經理人也需要一點時間跟知識→交給理專或顧問建議
  • 不相信基金經理人值那些管理費→買ETF
  • 因為要了解ETF也需要一點時間跟知識→?????

最後的?????是非常有趣的現象,我不太確定大家買ETF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好像如果不是第一項,就是在網路上聽人家說→算是自學嗎?

學習投資要成本

學習投資是需要成本的,包括時間、學費、腦力。就算這些成本都花了,還是不能保證會有期望的結果:能學得好的人其實並不多,也就是說並非所有人都學得起來,而爽的永遠是那些能學會的人。會的人當中,你還不知道他到底是真會,還是運氣好,但不管是哪種,看到他們在秀帳戶裡有多少錢時,人性難免會使人羨慕、嫉妒,影響一整天的心情~ 一個投資新手如何判斷自己能不能學會投資,我想是非常困難的問題。

適合度問題

適合度也是一個問題,每個人收入、支出、要用錢的用途跟時間、風險承受(忍受)度都不一樣,別人的方法幾乎不可能完美套用在自己身上,這些都會大幅增加誤判投資方法的可能,造成許多資產上的損失。

如果我沒進金融業

如果費用能小於損失;收益能大於自己瞎做,我會想找個能信任的人諮詢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