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某知名理財雜誌透過Line官方帳號邀約我做訪問,主題是跟美元定存有關。但是因為我的疏忽,沒有注意到那陣子Line官方帳號不知道為何登出,就沒有注意到邀約訊息,因此就沒有完成這次訪問。不過因為討論的議題我認為會對大家有幫助,因此還是簡單分享一下。
目錄
我有美元定存嗎?會建議顧客現在做美元定存?
我現在沒有美元定存,我也不一定會建議顧客現在做美元定存。
並非美元定存不好,而是我認為所有的理財規劃(當然包括美元定存)都是因人而異,例如顧客未來生涯規劃、習慣、看法、想法。理財規劃的做法是中性的,沒有一定好或壞,就像你如果想去日本旅遊,應該考慮坐飛機去,而不是開車或騎腳踏車去。
- 你想要透過不同國家貨幣作資產配置嗎?
- 你認為美元可以分散台幣匯率風險嗎?
- 你認為美元是全球強勢貨幣嗎?
- 為什麼是定存,而不是美元計價的投資?
或許美元定存在某些時候利息會比台幣定存多,但利息只是一時的,除非資金有數百上千萬,否則其差異感受可能不會太大。我的意思是,很多人在考慮理財規劃時只考慮「當下」的利息,包括銀行行員或保險業務員推銷商品時的話術也很多都是只談利息,這會讓規劃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意義,而這些被忽略的意義對我們其實都比利息來的更有幫助,例如分散風險。
那為什麼我沒有美元定存?因為我最近可能會有大量資金需求,因此暫時不將錢分配在有匯率風險的地方。但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在短期內可能有大量資金需求,因此美元定存適不適合自己,不能只看其他人的結論,更需考慮自己的狀況。
銀行提供的美元定存如何挑選?
一樣要從自己的狀況判斷,金額不大的話,選哪都差不多。金額如果不小,一來可以考慮自己常往來銀行或理專有沒有「特別方案」,因為總是會有一些特別方案,提供給大客戶,條件通常會比廣告來的好。若真的有時間或心力想去比較,就可以考慮注意美元定存時間。舉例來說,可能某銀行說美元定存利率12%,但後面一行小字備註只有一個月,或行員解說時可能會提這部分,但不會強調。那這樣12%的一個月就是實際上只會給資金的1%,之後調成怎麼樣,就不得而知了。這是機構為了吸引資金進來做的促銷,看準有時候資金進出也是挺麻煩的,反正你錢先近來,後面再看怎麼處理,搞不好一個月後推銷你一張美元保單,或許有人會覺得很麻煩就買了,幾乎沒機會考慮這保單是否適合自己,或是有否更適合自己的其他規劃。
但大多數人資金不大的話,我會建議自己喜歡哪家就哪家、哪家順眼就哪家,因為差異不會太大,不用花過多的時間成本挑選。
陷阱或注意事項?
上面有提到期間的部分了,另外會有行員或保險業務員會用美元躉繳保險商品跟你說這是美元定存,雖然形式可能有點類似,但畢竟是不同的東西,例如費用跟解約金等。只是業務為了業績,什麼話都說得出來,有些人會說:「這業務是我的好朋友/親戚,不會騙我吧!」這可能是事實,他們也不一定壞心到想用騙的…只是,問題在於該業務所屬機構的訓練,很可能公司所訓練的資訊就是有誤或是說法不適當,使業務跟顧客同時成為受害者。
這聽起來有點扯,公司的訓練有問題?但這是我本人的親眼所見所聞。若業務都有參加公司眾多的訓練,那訓練內容有很高的機會夾雜不實、不適的資訊(樹大必有枯枝)。那業務員不會懷疑那些不實資訊嗎?答案是絕大多數都不會。因為一般業務(或行員)自己都無法分辨真假資訊,這些業務口中自豪的專業,其實也只是公司所教。而公司是營利機構,在現今競爭激烈的金融圈中,若想要賺更多的錢,我看到的是不斷挑戰法規底線,更誇張的話術、更不實的故事,那你業務若有懷疑,也可能會被公司前輩扣上不忠的帽子,或用更華麗(唬爛)的話術胡弄過去,讓你無話可說。因此顧客若想更深入分辨專業,可留意業務的「專業認證」,必須是可受檢視且不能只是機構的業務或行員。再次重申,這些僅是我個人經驗分享,並無指向特定機構或單位。
申辦這類定存費用有哪些?多少?
沒有,通常就跟台幣定存一樣形式。
美元升息循環若尚未結束,是否要再等一等?還是有錢就先存?
這個問題很有趣,因為這是我很常遇到顧客或朋友會問的,也是網路上很常討論的概念。
我認為就像第一個問題時提到,所有理財規劃都跟「自己的目標」最有關,後面才會視目標決定要不要考慮「時機」。就算絕大多數人會說「就是想要看能不能多賺一點」的想法,也必須要想清楚,你是想要在越短的時間內獲得越多的報酬呢,還是在一定時間內(例如有個明確的時間如10年後/65歲時)獲得合理的報酬?這幾乎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前者幾乎可以算是「投機」,後者稱作「規劃」,作法完全不一樣。身為CFP®顧問,我並不鼓勵過度追求投機行為,因為其充滿許多不確定要素,因此也就不會考慮太多「時機」問題,例如美元升息循環是否持續。因此若是想要投機,你可以考慮再等一等;若是要做規劃,那就考慮現在就存。
再就是就算要等一等,先存的錢也會先跳利息出來,等待的時間內是沒有利息的,意即就算持續升息,先跳出的利息也可能超過晚點存較高那幾碼利息,那到時候就會再視金額、金流考慮現在存的比例跟做法了。
美元高利定存多半都有額度、期間、新資金的限制,會建議如何布局比較適當?(例如期間越短越好?門檻越低越好?)
你覺得呢?這題跟上一題有點類似,都要考慮理財目標才有比較具參考性的建議。這些條件都是中性的,一切根據自己的狀況、習慣、想法去決定,並沒有怎麼做一定比較好或比較不好,很難套用一套規矩或原則就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建議大家可以找個CFP®專業顧問詳細諮詢自己的狀況,請顧問量身訂做屬於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