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之行為財務學

上個月,理財顧問協會所舉辦的例行性進修課程的主題是「行為財務學」,由世新大學郭教授所講。

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人在許多事情上都難免存在偏見,進而造成各式各樣的理財樣貌。教授也列出許多跟這門課程有關的書單,其中一本是「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教授(實際上卻是心理學者)所著。

我碰巧有這本書,是之前阿雪送我的。她過去因為某個奇怪的理由買了這本書,但覺得太厚了(500多頁)就沒拆封然後轉送給我。我也因為覺得太厚了,當時也不清楚這本書在講什麼,就一直放在書架上,直到課程中碰巧有列出,才讓書本重見光明。

花了好幾天讀過以後,得到令我非常驚豔的收穫,書中介紹了非常多關於偏見的研究與例子,都可以拿來解釋為什麼人們會用某些方式來做理財規劃。

讓我最有心得的部分是,書名的「快思」指的是人們直覺的反應,例如2×2=4;「慢想」則是無法靠直覺反應出來,需要進一步思考的部分,例如197×223=?…快思的做法會讓人很快有答案做決定,相當輕鬆;而慢想則會消耗精力,而且在知識、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就算花時間思考了,也不一定可以得到滿意的答案,所以大多時間,人們傾向不去思考。

人們極度偏向用「直覺」(感覺)來做一件當下不覺得有多重要的事情,例如理財規劃;人們也因為知識的不足,做出了許多不合理的選擇,例如買錯保險,或投資總是在賠錢。

舉例來說,投資的方式有非常多種,但是許多理論上更好的做法,會需要人們花時間去學習如何使用。就像理論上要做指數投資時,美股比起台股會更有優勢,因為標的更多,也有更多選擇使投資標的更加分散,成本也更低。

台股大多都是投資台灣的公司,而美股則可以選擇投資全球的公司,管理費也更低,理論上會比台股的風險小。

只是,大多數台灣的投資人不會去選擇美股,為什麼?

  1. 要讓他認為「美股比台股更適合指數投資」這件事就有一定的難度。這需要花時間理解指數、分散、成本等觀念,這是屬於「慢想」的部分,而人們的傾向是,沒特別要緊的話,就不會去慢想。
  2. 投資美股在操作上比台股複雜,例如要申請海外券商帳戶;或跟台灣券商申請複委託服務;或是利用基金平台投資境外基金,這些若是過去沒做過,也沒有什麼很強烈的動機,就很難讓投資人花時間去做這些事。
  3. 金融知識雜訊很多,人們要如何相信你說的,又是另外一個難題。他可能會想到說「欸!上次哪個網紅說指數投資很爛,應該要提高周轉率才會賺…」或「我叔叔說他在股票賺很多錢,都要學會操作才會賺吧?」之類的想法。
  4. 指數投資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得出比較好的績效,這點也會降低投資人意願。
  5. 台灣人做美股投資者算是極少數,在群眾效應下,投資的人顧慮就會特別多。

以上是投資的部份,保險其實也不遑多讓。發生風險事故時能理賠多少錢,實際上並非第一考量,而是要能理解保險是「盡量使生活不被風險所害」的選擇之一。

若是基於「盡量使生活不被風險所害」的基本觀念,那些常見的業務人員推銷行為,就會顯得非常莫名其妙。

  1. 業務人員不夠了解客戶的經濟狀況,就不會知道客戶所需的保險額度應該是多少。
  2. 所賣的商品佣金有高有低,還有限時業績、獎金加碼等,這種制度很難讓業務人員盡可能為客戶著想,反而是為自己所想的更多。
  3. 業務人員不太想去了解客戶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他們更想知道客戶有沒有錢,願不願意買保險,能賺到多少業績。

這就是理財顧問遇到的其中兩個難題(投資與保險)。當然如果客戶願意給顧問像醫師或律師那樣的尊重,整件事情會容易很多,但「假借理財顧問的名義,行莫名其妙推銷之實」的不良業務人員實在太多了,他們卻在如何利用民眾的「快思」,使其衝動、盲目消費的技術高超,讓理財顧問這個行業的印象建立更是難上加難。

要提升台灣理財規劃水平的路,還有好長一段,幾乎看不到盡頭。儘管如此,我還是會在可行範圍內,盡可能的努力去做。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