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息型基金要注意的兩件事

投資市場上每年都有不同的風向,例如去年的區塊鏈加密幣很夯,現在就很少討論,取而代之的配息型基金,包括共同基金跟ETF,都是有很多的討論。這邊整理兩個對投資不是那麼熟習的投資者很常忽略的重點。

本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就是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啊?

很多人以為「本金」就是自己投進去的錢,這樣理解是有很大的誤會。單看字面上的意思當然很容易會這樣想,但實際上這裡稱的本金其實是有三個部分:

  1. 自己投資的本金
  2. 已實現資本利得
  3. 前期未分配收益

自己投資的本金

就是大家常直覺想到的「自己投入的原始資金」。有些基金有「收益平準金」,這也是自己投入的的原始資金。如果配息全部都是這部分,那的確是把自己的錢配給自己。

已實現資本利得

這是基金經理人將持有標的買低賣高,所賺到的「價差」。因為這不是基金的「收益」,而是「本金」。如果配息來源是這類「本金」,那當然算是賺到錢,而不是自己投入的原始資金。

前期未分配收益

若是當期收益沒有一次配完,剩下的部分在之後就要算是本金。舉例來說,當期收益100元,配了40元給投資人,那剩下的60元去哪裡了?答案就是「本金」,那這能算是自己投入的原始資金嗎?當然不算,只是在說明書上他定義為本金就是了。如果配息來源是這個,那也算是有賺到錢。

所以說配息來源可能是本金,但這本金不一定是自己投入的原始資金。事實上有些表現不錯的配息型基金,來源大多數是後兩項。

台股配息是要入所得的,有可能要多繳稅,有可能領優惠

不論是台股中的個股、基金或ETF,只要配息來源是股利,那就要算是綜合所得稅中的「營利所得」,股息10萬,你的所得總額就多10萬,如果你的課稅稅率(不含股利)是12%,那就要多繳1.2萬或更高(看加上去後有沒有碰到20%)。

不過國稅局的「股利所得課稅新制」中有兩點:

  1. 股利金額的8.5%是可以抵減稅額,每一戶有8萬的額度。
  2. 分開計稅:股利所得的28%可以另外計算稅額。

8.5%抵減稅額,每戶上限8萬

例如剛剛提到股利所得10萬,那就是10萬的8.5%,即8500元是可以抵減稅額;如果有些人有預扣稅額,導致稅額結果是負的,那就會退稅啦!每戶上限是8萬,也就是說每戶股利所得約94萬內都可以抵減8.5%。

只是要注意,當股利所得來到94萬時,稅率很可能來到12%或更高,納稅人需要依照自己的所得額與扣除額來考慮,這94萬對自己來說是不適當。

28%分開計稅

將股利所得直接跟其他所得拆開,依照28%計稅,再跟其他稅額合併報繳。這個適用於其他所得級距30%以上者,算下來通常就會比8.5%優惠。

所以說政府其實還是有鼓勵投資,只是依照所得稅法,在某些狀況下可能會產生對稅額不利的影響,例如級距的增加或有排富條款的扣除額,是投資人可以考慮節稅的方向。例如投資於國內標的的基金配息要入綜合所得稅,但若是投資海外標的則算基本稅額,有100萬免申報額度跟670萬扣除額可以利用。

理財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依照個人狀況做不同的規劃是很重要的。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回到頂端